一. 個人背景/自傳
除了所上規定的學習計畫書之外,
雖然沒有規定,但我還是在備審資料中還是寫了約10頁的自傳。
自傳的內容主要就是在談我大學四年的學習經驗。
包含以下三者:
1. 社工系的學習經驗、
2. 個人的田野工作:竹北紀錄片製作經驗、以及
3. 社團參與:校園媒體的編輯和記者
首先,敝人在下大學部期間就讀台大社工系,
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便是,
社工系的專業知識內容,與報考清大社研所動機 之間的關聯。
我分成兩個部分寫,
首先談我對於社工教育的反思和批判,
其次談社工系的課程所帶給我的知識與訓練,如何與社會學有關。
其次,我描寫自己在竹北參與反璞玉的經驗。
我和我幾位高中同學在上大學之後,
都想要利用社會科學的知識回饋自己的家鄉;
由於都是新竹人,我們後來便選了正在發生農地徵收案的竹北東海、隘口里。
我們一開始以紀錄片工作者的身分自居,
但後來有對於攝影這件事的反省,
我們轉而投入另一種以影像為手段的社會運動/社區工作方法;
這一做就是三年,至今還在繼續。
我在備審資料中簡單介紹了這個地方,把重點放在詳述我們的反省和改變;
我希望藉此證明自己的田野能力和耐心,
因為這和我未來想要從事的研究有密切的關連,後面會有更詳細的說明。
第三,我寫的是自己在大學校內的社團參與。
我參加的是台大意識報社。
我在這部分簡單整理了自己寫過的文章,
並說明這些文章、以及書寫作為一種實踐,
如何和社會學的知識有所呼應。
我另外也附上所有我曾參與的紙本刊物,
用另外一個泡棉袋子裝起來,附在同一包資料袋內。
除此之外,我也在備審資料後面附上三篇我大學期間做的報告。
這三篇報告是為了想要證明
自己在大學期間的社會參與,以及養成的學術能力。
其篇幅大概有30幾頁……
我後來覺得三篇有點太多,但是口試的時候老師還是都有問到。
建議是適量就好,最好能放與自己研究內容有關的報告。
二. 備審資料
簡章上面規定要附上學習計畫書,
其中必須包含報考動機和修課計畫。
報考動機的部分,基本上我就延續前面自傳的內容,
把我大學期間累積的實踐和知識做一個整理,
說明社會學對我人生的意義,以及為何要在研究所繼續累積相關知識。
在談修課計畫書之前,我先寫了約一頁的未來研究方向。
這部分和我前面自傳所談的竹北經驗有密切關聯;
我在這部分說明了我在竹北的觀察,
又引述一些之前在意識報寫過的文章。
簡單來說,就是把對於研究的想法和期待,整理城大學四年經歷的延續、
並說明其中的那些現象,是可以與社會學知識領域對話的問題。
修課計畫書的部分,
我則是參考所上的網站和歷年課表,說明自己想要修哪些領域的課程。
這部分我則是緊扣研究方向的內容,
盡量說明所上的學術資源如何幫助我完成研究內容。
老實說這部分我寫得有一些心虛,
因為我也不確定什麼課程仍會在未來繼續開設,心裡很怕寫錯。
因此只好強調老師的專業內容,以及這對我的幫助。
推薦信的部分,我主要拜託
台大社會系的林國明老師、還有我自己社工系上的林萬億老師。
找他們的原因是因為有修過他們開設的課程,
而且在課堂之外的時間也有與他們互動的經驗。
在此我也再次特別感謝他們的推薦,
兩位老師都在收到我拜託的Email之後秒速回復,讓人受寵若驚。
留言列表